大河之治,始于安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以来,黄河河口管理局始终牢记黄河安澜这个“国之大者”,立足防大汛、抗大灾,扎实防汛备汛,强化防汛物资保障,提升科技防汛手段,完善防洪工程体系,织密黄河安澜防线。
未雨绸缪,防汛物资保障不断强化
“仓库里一共储存了81类物资,包括防汛、应急、救援等各类物资,总计31000余件。”利津张滩管理段段长刘兵口中的仓库,指的是利津县综合应急物资仓库。这个仓库是2021年在黄河河口管理局指导下,由利津黄河河务局与地方应急部门在张滩管理段联合投资建设的,占地1500平方米、总储备能力达5000立方米。
( 利津县综合应急物资仓库 刘海艳 摄)
这个仓库采用河地应急物资共享共用机制,保障规范管理和高效运转。“新仓库还预留了机械通道,同样是装3000平方米的土工布,原来要一个多小时,现在只需要十多分钟。”据常年与物资储备运输打交道的刘兵介绍,去年新中国成立以来黄河中下游最严重秋汛期间,从这个仓库运出去31车次、150批次的土工布、编织袋、救生衣等抢险物资。
日夜守护在黄河边的“黄河人”深知,与洪魔交锋,充足可靠的防汛物资是打赢洪水防御硬仗的坚强保障。今年以来,黄河河口管理局凝聚多方力量,争取地方资金购置了14.4万平方米土工布、36万条编织袋、2台可升降照明设备等6类重要防汛物资准时入库,壮大抢险料物的储备规模;对照3000人的安置标准,接收简易帐篷、棉衣棉被、水桶床具等15类应急物资长期入驻,补齐救灾物资储备短板。
与此同时,根据市防指安排,黄河河口管理局还部署协调,督促地方政府按照储存基数的1.2倍落实了社会团体及群众备料;在利津黄河河务局开展了“1+N”防汛物资存储模式试点,深入推进物资代储精准化;在9处中常洪水和13处大洪水重点防守工程分别预置了抢险料物、机械和队伍,保证“兵精粮足”;积极推广防汛新材料,在五庄控导、东坝控导提前预置了50个扭王体,让“海堤卫士”凭借强度高、重量大、抗冲刷的优势,继续守护大河东流。
( 利津县综合应急物资仓库 刘海艳 摄)
“目前防汛物资储备可以说是数量足、种类全、形式新、管理好。”黄河河口管理局防汛办公室主任许考云表示,“我们将继续抓紧抓实抓好防汛物资,确保关键时刻调得出、运得快、用得上。”
运筹帷幄,科技为高质量护河“加码”
“垦利分队出动无人机一架,对垦利区苇改闸控导工程进行了工情险情巡查,15、16号坝靠主溜、17、18、19号坝靠大边溜,未发现险情。”2022年东营黄河防汛抢险实战演练现场,抢险队员通过操控无人机进行巡查,第一时间取得了最直观、全面的基础资料,并及时上报,实现了智能化查险、报险。
( 利用无人机进行巡查 吕子琳 摄)
无人机拍摄画面可随时回传到基层管理段,以便技术人员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与传统巡河相比,无人机提供了另一个视角,而且能够观测到的区域更广、更远,为技术人员进行预判提供了更丰富的资料。”在东营最险的险工之一——麻湾险工处,东营黄河河务局办公室李晓鹏跟记者介绍了无人机巡查的优势。
近年来,黄河河口管理局大力推进防汛信息化建设,加强视频监控全覆盖、无人机全覆盖和视频会议全覆盖的“三个全覆盖”应用,开启了空地结合、交叉立体的巡查新模式,并不断探索智能设备应用场景,助力工程查险抢险,提升工作效能。
“想看哪个点的情况,打开摄像头就能看,管理段所辖区域全覆盖。”在利津王庄管理段会议室,段长殷和亮打开电脑,进入黄河河口管理局综合管理平台,按照从上游坝段到下游坝段的顺序逐一查看辖区情况,“按要求,巡查人员每天分三个时段,利用视频监控对靠水靠溜坝岸进行巡查。”
(视频监控全覆盖 吕子琳 摄)
科技助力,黄河河口管理局在辖区内开启了智慧防汛新模式,实现防汛信息化、现代化精进越阶。截至目前,黄河河口管理局所辖四个县(区)局、11个管理段均配置了视频会商系统,全面实现了省、市、县、段和工程现场“五级会商”;全局共配备无人机19架,11个管理段每3天用无人机对工程巡查一次;建成视频监控设施333路,实施工程照明建设,安装工程亮化设施144处,协调移动公司沿黄建设5G基站100座,实现重点河道和全部险工、控导工程视频监控、照明、5G信号全覆盖,为汛期夜间查险做足准备;利用山东河务局“智慧山东黄河防汛平台”,巡查人员运用手机APP采集巡查信息,实现巡查在线可视化,建立起了无纸化巡查模式……智慧防汛,极大提高了防汛工作效率,为黄河安澜提供了坚实的科技保障。
共护安澜,凝聚力量开新局、谱新篇
“战友们,一起上,使足劲,对准夯……”每年汛期,东营区空旷的黄河边,都会回响起黄河民兵抢险队激越昂扬的号子声。这支成立于2001年的抢险队,已在防汛一线坚守22个年头,是黄河河口管理局黄河防汛一大特色,也是河地融合、专群结合、共护安澜的积极实践。
( 防汛抢险实战演练 巴志远 摄)
过去的这一年,黄河河口管理局扎实防汛备汛,夺取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秋汛洪水全面胜利,抢护19处工程212次险情,首次利用5座引黄涵闸分洪入海1亿立方米,确保了利津站最大5240立方米每秒流量洪水安全入海;安全度过2021-2022年度凌汛期;首次在防洪预案中落实了河口北滩防洪工程行政责任人,理顺了黄河防汛责任制……
这里所说的河口北滩,滩区内坐落着北大堤顺六号路延长工程、三十八公里险工、四十二公里险工、清三控导工程等防洪工程,历来是黄河尾闾防守重点。上述防洪工程及河口北滩地域行政管理权属垦利区政府,而在黄河系统内为河口黄河河务局所辖,多种因素影响,这部分区域的行政首长责任长期未理顺。为解决防洪工程防守责任问题,黄河河口管理局多方努力,积极协调,最终明确由河口区政府承担上述范围的防洪工程及滩区防汛防守责任,并写进了东营市、河口区两级黄河防洪预案予以明确,实现了历史性新突破。
除此之外,黄河河口管理局还完成2021年秋汛水毁工程修复项目29个,排查整改2021年秋汛暴露问题25个;联合地方举办了东营市防汛减灾专题培训班,开办了全员业务能力提升班34期,开展了防汛抢险实操演练10次,举办了东营黄河防汛抢险实战演练和黄河滩区群众迁安救护演练;圆满完成调水调沙,完成1处工程2坝次抢险;推进黄河下游“十四五”防洪工程开工建设,防洪工程体系日趋完善。
( 抗击2021年黄河下游最严重秋汛 孙长江 摄)
大河稳,社稷兴。“作为保护治理黄河的专门机构,守护大河安澜,是我们的使命所在。”黄河河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裴明胜说,黄河河口管理局将深刻把握实施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重大意义、部署要求,践行“双高六出”这个理念、把握作风建设这个关键、抓好治黄新一线这个主体,凝聚起攻坚克难、一往无前的磅礴力量,在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阔步前行。
记者 张园园 通讯员 神盈盈 燕玉苓
防汛器材中的产品分类较多,其中包括:
堵水类: 折叠堵水墙、铝合金堵水墙、防汛沙袋、吸水膨胀袋、装配式子堤、装配式围井。
抛射类:美式抛投器、韩式抛投器、远距离抛投器、手动抛投器、船用手动抛绳器、75式抛投器。
打桩类:ZL-020型打桩机、ZL-120型打桩机、ZL-200型打桩机、汽油打桩机。
照明工具/设备:防爆照明灯、手提照明灯、落地照明灯、移动照明灯、升降照明车、头戴照明灯、强光手电筒。
救援运输:水路两栖车、玻璃钢冲锋舟、充气橡皮艇、救生浮船、气垫船。
抢险工具:铁锹、洋镐、工兵铲、鈀、锄头、十磅锤、砍刀、方铲、电锯、切割机、扩张器、救生绳、千斤顶、塑料袋。
穿戴装备:防汛战斗服、防寒雨衣、双背带、救生衣、水鞋、毛巾、水壶、头盔、氧气瓶、潜水服、氧气罩。
水上自救装备:救生圈、救生浮筒、手环式救生衣。
仪器类:水浓度测量仪、水位测量仪、水质测量仪、水位监测仪。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