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地处杭州湾北岸,每年汛期都是上海迎接台风的第一线,防汛防台任务艰巨。每到台风季,不少工作人员都奋战在一线,严阵以待。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手段的应用,“智慧防汛”大显身手,通过“人防+技防”双管齐下,让金山的防汛防台工作更精准、更高效。
金山区朱泾镇境内水系较多,今年台风期间,朱泾镇圩区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通过新上线的联圩自动化管理系统,对全镇所有的水闸、泵站进行监测。朱泾镇水务站站长邵益兵介绍,每个泵闸站点都安装了高清监控设备和传感装置,能将闸门状态、水位数据实时传送至平台,此外还可以远程操控主干河道水闸的启闭。
当水位达到预警值时,系统就会发出黄色预警信息,如超过预警值,则以红色标注,提醒工作人员需要立即排水。而在往年汛期,工作人员只能冒着风雨,一遍遍到现场查看水位、调度水闸。邵益兵表示,自动化系统避免了大量人力的重复劳动,而且时效性更强,准确率更高。
目前,朱泾镇6个圩区内的98座泵闸已纳入自动化管理系统,实现了水文信息24小时“云监控”,水利设备远程“云控制”。接下来,该系统将进一步前置,开发成手机APP的形式,相关工作人员在手机上面,就能够直接查阅参数。
台风来袭,除了要预防内涝,还要防止积水。对于易造成积水的下立交,现在金山区也有“智慧卫士”24小时值守。记者在亭卫南路泵站看到,这里一共有三台水泵,能应对每小时120毫米的降雨量。上海金山公路建设有限公司养护科副科长沈佳伟介绍,通过下立交安装的监测设备,系统将根据监测到的水位情况,实现自动开泵排水。“水位达到60厘米以上,第一台泵开始运转;水位超过1.2米,第二台泵启动;当水位达到1.8米时,第三台泵也会启动”。
往年,虽然水泵的启闭已实现自动化,值守人员依然要冒着风雨巡查,确保水泵运作正常。去年,控制系统进一步升级,新增了预警装置,万一水泵运作故障,就能提醒值守人员进行故障排查。
如果说,数字化应用为面广量大的水利设施装上了“千里眼”,那么,数字化手段在指挥系统的应用,就成为了防汛防台的“智慧大脑”。在金山区防汛防台指挥平台的大屏上,全区水位、泵闸、积水等综合汛情一目了然。
据了解,全区共有2万2千多路的监控接入这个平台,可随时调取查看现场情况。而在一些监控未覆盖的死角,可以依靠全区1366台单兵设备发挥作用。蒋益萍是一名区级网格督查员,台风期间,他左肩的单兵设备,能够将巡逻拍到的画面,实时传回指挥平台。一旦发现安全隐患,将立即上报给指挥部。“在台风来临之前,我们会出去巡查户外广告牌、树木倾斜等情况,有没有存在隐患的。台风过后,我们也会及时巡查,如果发现问题,就尽快上报。”
目前,金山区防汛防台指挥平台已实现智慧监测、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手段于一体,为增强应对防汛防台的处置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撑。金山区水务局设施运行管理科科长鲁继峰表示,数字化手段和“智慧防汛”的运用,打通了金山区防汛工作中的痛点、难点,发挥了早预警、早防范、早处置的强大作用,为守护城市运行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
记者 | 冯秋萍 唐屹超 朱奕|编辑 | 翁羽
防汛器材中的产品分类较多,其中包括:
堵水类: 折叠堵水墙、铝合金堵水墙、防汛沙袋、吸水膨胀袋、装配式子堤、装配式围井。
抛射类:美式抛投器、韩式抛投器、远距离抛投器、手动抛投器、船用手动抛绳器、75式抛投器。
打桩类:ZL-020型打桩机、ZL-120型打桩机、ZL-200型打桩机、汽油打桩机。
照明工具/设备:防爆照明灯、手提照明灯、落地照明灯、移动照明灯、升降照明车、头戴照明灯、强光手电筒。
救援运输:水路两栖车、玻璃钢冲锋舟、充气橡皮艇、救生浮船、气垫船。
抢险工具:铁锹、洋镐、工兵铲、鈀、锄头、十磅锤、砍刀、方铲、电锯、切割机、扩张器、救生绳、千斤顶、塑料袋。
穿戴装备:防汛战斗服、防寒雨衣、双背带、救生衣、水鞋、毛巾、水壶、头盔、氧气瓶、潜水服、氧气罩。
水上自救装备:救生圈、救生浮筒、手环式救生衣。
仪器类:水浓度测量仪、水位测量仪、水质测量仪、水位监测仪。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